新闻中心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新闻中心
欧帮根:用茶园筑梦的乡土专家
更新时间:2025-04-23 来源: 新闻中心字号:T|T

  在中国西南的贵州省,有一个名叫黎平的小县城,这里不仅依山傍水,更孕育了令人敬仰的乡土专家——欧帮根。去年,我有幸到黎平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亲自踏入了这个令我感到震撼的茶园,见证了欧帮根如何凭借毅力和智慧,让贫穷的家乡焕发新生。

  欧帮根,今年接近60岁,虽然没有显赫的学历,但他却以自己在茶叶种植管理方面的非凡技术,赢得了全国林业乡土专家的称号。他是在黎平县天益家庭农场内默默耕耘、积累经验的典范。在他的茶园中,我直观地感受到农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仿佛走进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花园。

  茶园位于黎平东南高屯镇,这里是个丘陵地带,地势起伏,依山傍水。如今,茶园总面积已达500多亩,引人入胜的是那满园盛开的油茶花,有着红色和白色的娇艳花朵,气味芬芳四溢。这里栽种的各种植物,还有山野特有的红豆杉和四季桂,形成了一道独特的自然风景。即使到了深秋,阳光洒下,依然让我感受到那种“我言秋日胜春朝”的生气与活力。

  在这片林荫碧树之间,我与欧帮根进行了一场深入的交谈。谈及为何选择种茶,他直接了当地说出一个字:“贫穷”。这让我感到意外,正因为这样单纯却深刻的动机,他才能在困难中找到前行的力量。

  回顾他的成长历程,欧帮根的故事可谓是艰难而光辉的。他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家中有七个孩子,他作为家里的长子,辍学后帮父母维持生计。在为家庭奔波的过程中,他曾尝试过多种职业,却始终没有办法摆脱贫困。直到26岁那年,考入高屯农技站,成为一名国家事业编员工,但即使是这样,经济情况依然无改善之势。

  2007年,眼看茶叶的前景广阔,欧帮根决定投资种植茶叶。彼时,中国茶叶产量直逼114万吨,市场却因仓库存储上的压力,同样在承受着巨大的负担。面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很多人选择了退缩,但他却毅然前行。他选择在黎平种茶,认为这里的自然条件是种植优质茶叶的理想之地。同时,他关注茶叶的生态种植,坚持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将有机种植理念落实在日常经营中。

  “红豆杉、油茶、四季桂全都种在我的茶园里,生态的多样性是茶叶品质的保障。”欧帮根用他的一腔热忱和信念,创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茶园,逐渐赢得了市场的认可。他的茶芽在健康的生态环境中茁壮成长,吸引了慢慢的变多的顾客,特别是对茶叶农药残留问题十分关注的新中产阶级。

  可以说,欧帮根的成功不仅是茶叶的崛起,更是他与自然和睦相处且不停地改进革新的证明。在这片广袤的茶园中,天益家庭农场慢慢的变成为了当地农民的“光”,帮助了不少家庭实现了脱贫致富。每年采茶季节,欧帮根需要雇佣上万名工人,带动了地方经济,正如他自己所言,“我不仅是在种茶,也是要让更多的乡亲们感受到希望与改变!”

  如今,他的茶叶品牌在各大茶展上崭露头角,甚至成为央视“心连心”慰问演出的外景拍摄地,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他的品牌“欧帮根”成功注册,成为了地区的经济骄傲。

  回望他这段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旅程,欧帮根最大的成就感在于那些曾被他帮助的乡亲们。当年与他一同打拼的农民们,如今也在他的影响下,走上了致富的道路。黎平的自然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山水与人们的生活交相辉映。

  “乡土专家”的称号不单单是身份的象征,更是对他脚踏实地、以身作则的最好回馈。通过他的故事,我们正真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每一个普通人如何通过个人的努力,改变命运,实现梦想。正如他所说:“是黎平的山水哺育了我,我一定会将这份回馈延续下去。”

  这是一位用汗水与智慧交织成的乡土英雄,欧帮根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尤其是那些仍在追梦路上的年轻人们。他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努力,逆境也能化为前行的动力,艰难的人生终将迎来成就的辉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永远别忽视心中那份情怀与坚持。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