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清流天芳悦潭生态旅游区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嵩口镇高赖村,是一处以温泉资源为核心的综合性旅游风景区。该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温泉国家地质公园,以其世界级的温泉资源而闻名。天芳悦潭温泉度假区占地约22平方公里,交通便利,距离福州310公里、厦门300公里、泉州230公里。
天芳悦潭生态旅游区集温泉疗养、餐饮、住宿、娱乐和生态观光于一体,是一个超大型的温泉度假村。 温泉区是该景区的核心部分,这里的温泉水源自2.36万年前的古泉眼,富含锗元素,水温最高可达93℃,水质中性温和,pH值为7.8-8.9,对人体健康有益。 温泉度假区内还设有水上乐园和度假酒店,适合冬季泡汤和夏季水上活动。
此外,天芳悦潭生态旅游区融合了东南亚风情建筑和客家民间传统文化元素,提供了完善舒适的设施设备和周到的服务。 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丰富的文化与自然景观,享受休闲度假的乐趣。
天芳悦潭生态旅游区不仅是清流县的重点旅游项目之一,也是福建省重要的生态文化康养目的地。 清流县被评为“全国生态旅游县”,而天芳悦潭温泉度假区则被列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
三明中华桂花文化园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林畲镇,是一处以桂花文化为主题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该园区原名“桂花生态科技园”,于2008年被中国花卉协会桂花分会授予“中华桂花文化园”称号。园区规划用地1050亩,已完成种植585亩,拥有“金桂”、“银桂”、“丹桂”和“四季桂”四大桂花系列,共计130多个品种。
中华桂花文化园融合了北方园林的雄浑大气和南方园林的秀气典雅,每年8月至10月是其最佳观赏期,此时园内弥漫着桂花的香气,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赏花。 园区内不仅有丰富的桂花品种,还建有十桂楼、桂花文化馆、艺术家村、盆景园、金丝楠精品馆和奇石馆等设施。
此外,中华桂花文化园也是廉政教育基地,并荣获福建省农业休闲示范基地称号。 园区内的桂花种植培养面积达六万多株,是目前国内品种最多、顶级规模的桂花专业博览园。
清流冷泉小镇景区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李家乡的鲜水村,是一个以冷泉资源为特色的旅游景区。鲜水村是第五批国家级历史背景和文化名村,村内有28口泉眼常年自涌冷泉水,水温保持在18℃至22℃之间,因此被称为“冷泉小镇”。
冷泉小镇景区规划总面积为2000亩,景区内有五经魁八卦广场、二十九口泉等景点,以及良田、新旧房舍和绿竹点缀。这里的冷泉资源是福建省内少有的,出水量大,泉眼众多,天然涌出的冷泉水被圈成一个个露天池,泉水清凉,是夏季避暑的绝佳胜地。
此外,冷泉小镇景区还包含其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如冷泉瀑布、冷泉湖、龙津湖、千年古树和生态茶园等。其中,冷泉瀑布高约百米,水流潺潺,景色壮观。
清流冷泉小镇景区于2019年获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冷泉+游乐项目”、“冷泉+水上公园”、“冷泉+文化”、“冷泉+花海”、“冷泉+美食民宿”等模式,积极打造“中国第一冷泉小镇”品牌,对冷泉核心景点进行保护性开发并初见成效,游客数量增长数倍。
总之,清流冷泉小镇景区以其独特的冷泉资源和丰富的自然及人文景观,成为了一个集休闲、度假、养生和旅游于一体的特色旅游目的地。
清流赖坊古镇景区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东南部,距离县城约56公里,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赖坊古村落始建于北宋咸淳二年(公元1022年),是一个以客家人为主体的村落,至今仍保留着完整的明清时期建筑风格和街坊布局。
赖坊古镇景区已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并且是福建省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该景区内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赖氏祖庙、马氏祖庙等祠堂,以及赖坊锣鼓表演、花生烤制技艺、豆腐干焙制技艺等传统工艺。此外,赖坊还拥有大丰山和文昌溪等自然景观,是传统的农业耕作区,农耕文明沉淀地。
赖坊古镇景区不仅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还有现代化的旅游设施和服务。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修缮和保护古建筑,发展旅游民宿业态,打造了“赖坊古民居+民俗活动+千亩樱花园+万亩茶博园”的文化生态旅游品牌。此外,赖坊还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推出了“春赏樱花、夏游茶园、秋登丰山、冬访古居”的特色旅游品牌。
总之,清流赖坊古镇景区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美丽的自然风光,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访的旅游胜地。
清流林畲红色小镇景区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是当地重要的红色旅游目的地。近年来,清流县充分的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红色旅游,以林畲镇为核心区,打造了多个红色景点和旅游项目。
林畲镇作为清流红色文化的核心区,拥有众多重要的红色遗址,如旧居、红军夜校、红军医院等。这些遗址不仅展示了清流人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大贡献和牺牲,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为了提升游客体验,清流县投入了大量资金对林畲红军史迹群进行资源整合、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提升。此外,林畲镇还被授予国家AAA级景区的称号,并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清流县通过发展红色旅游,不仅保护和利用了革命旧址,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例如,“清流林畲红游季”活动展示了当地的红色旅游和“山水花茶”产品,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变为文旅发展的能源。同时,红色旅游景区直接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员,并带动了村民增收。
此外,清流县还积极策划和包装红色旅游项目,依托林畲镇的红色资源,串连区域内其他景点,打造以红色旅游为核心要素的旅游线路。这些努力使得林畲红色小镇慢慢成长为三明区域内重要的红色旅游景区。
总之,清流林畲红色小镇景区通过整合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不断的提高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成功打造了一个集党性教育、红色文化研学和绿色康养旅游于一体的综合体验型红色文旅基地。
三明市宁化县石壁镇陈塘村的红军第四医院旧址群景区,是福建省保存最完整、顶级规模、红色遗迹最为丰富的红军后方医院旧址之一。该旧址群包括住院部旧址(惠日堂)、行政管理部旧址(修齐堂)、后勤部旧址(新厝里)、烈士墓群以及操练场等几大部分。
红军第四医院成立于1933年春,设立在宁化县石壁镇陈塘村,目的是收治东南战线作战的伤病员。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重要的红色遗址,宁化县对陈塘红军第四医院进行了修缮,坚持“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的保护原则,以最大限度还原其历史面貌。
近年来,宁化县通过修缮保护革命遗址遗迹、发展红色旅游、开展研学活动等方式,让革命精神得以传承,红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此外,该景区还被列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并且是福建省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之一。
陈塘红军第四医院旧址群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遗址,也是当地红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瞻仰,成为传承红色文化和教育后代的重要场所。
宁化客家祖地,位于福建省宁化县石壁镇,是世界客家文化的发祥地和客家民系的形成地。宁化石壁被誉为“客家祖地”,是全球客家人的祭祖祈福圣地、朝圣中心和精神家园。宁化客家文化深厚,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当时大批中原汉人为了躲避战乱南迁至福建宁化,并在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民系。
石壁客家公祠是整个客家人的总家庙,位于石壁镇石壁村土楼山上,于1995年落成,成为凝聚世界客家人的重要场所。 宁化石壁客家祭祖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在此举行的祭祖大典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前来参与。
宁化不仅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还保留了许多中原古文化中的传统习俗,如打糍粑、酿米酒等。 此外,宁化还拥有许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木活字印刷术、客家擂茶制作流程与工艺等。
宁化客家祖地不仅是客家人的精神家园,也是客家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基地,对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宁化革命纪念园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城关北山,是为纪念革命领袖和红军战士在宁化进行的革命斗争而建立的红色旅游景点。该纪念园是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真正开始启动的全国“红色旅游工程”中重点打造的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主要由宁化革命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碑、《如梦令·元旦》铜雕等革命纪念性设施及其配套设施组成。其中,革命纪念馆建于1977年,是人们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
宁化革命纪念园不仅是一个缅怀革命先烈的场所,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园区内有《如梦令·元旦》铜雕和革命烈士纪念碑,这些雕塑和纪念碑展示了宁化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地位和贡献。
此外,宁化革命纪念园还包含一些其他重要的革命历史遗迹,如红军长征出发地、红军医院旧址等,这些都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红色文化体验。宁化作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央苏区乌克兰”,在长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宁化天鹅洞景区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湖村镇巫坊村石洞夹,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和国家地质公园。该景区以其独特的岩溶地貌景观而闻名,包括天鹅洞、神风龙宫洞、石屏洞等近百个风貌各异的溶洞。景区内钟乳石、石笋林立,石瀑一泻而下,景观幽奥、流光溢彩,地下暗河河道宽阔雄浑,变幻莫测。
天鹅洞景区的开放时间为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的08:00-17:00,以及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的08:30-16:30。门票价格为75元。
天鹅洞景区不仅以其自然景观著称,还具备极其重大的科研价值。1975年首次发现大量脊椎动物化石,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首次发现“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组合。此外,景区内还有丰富的丹霞地貌和典型地质剖面等地质遗迹景观。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这一地质公园,宁化县人民政府制定了详细的规划,包括建设地质公园主碑、地质博物馆、地质广场、游客中心等设施,并对天鹅洞景区入口、神风龙宫洞等进行提升改造。同时,还规划了多个考察路线,如游客服务中心—花海公园—天鹅洞—石屏洞—大慈岩洞—神风龙宫洞—暗河一线天—天鹅石林考察路线等,供游客体验不一样的自然和人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