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郑州农商银行”)一直专注于“支农、支小、支微”的战略定位,持续下沉服务中心,高效推进普惠信贷业务发展,但传统的业务办理主要依托辖内物理营业网点及客户经理进行营销,渠道单一且宣传面窄,传统办贷方式下,单笔业务办理用时2-15天不等,办贷效率偏低,业务智能化程度不高,手续繁琐,留存纸质资料多,客户体验不佳,极其影响普惠信贷业务的发展,为改变此现状,特提出通过数字化赋能业务升级,以“科技+金融”“线上+线下”为发展思路,推出线万元以下的线上化办理、线上化审批,全方面提升办理效率,增强客户体验。
通过线上化平台的建设,整合行内数据、第三方反欺诈数据、本地政务数据,在此基础上针对100万以下小额信贷,定制营销入口、受理审批、贷后管理模块等,实现业务全流程线上申请、线上审批、线上用信及还款、线上贷后等功能,同时为客户经理岗、贷款审批岗、贷后管理岗、业务统计岗、内部审计岗、风险管理岗等岗位人员提供多用户可查看的不同业务处理界面,实现贷前、贷中、贷后的数字化管理、无纸化办公和实时监控。
支持全员营销,每人生成专属的营销二维码,该二维码支持非客户经理岗人员建立与客户经理之间的营销绑定关系,客户申请后由客户经理具体办理业务,同时推出“公共营销码”,支持在各渠道开展海量营销,系统通过既定规则将客户分配给客户经理。
支持产品差异化配置,可对产品期限、金额等要素进行灵活配置;对审批权限来管理,根据各支行审批权限的不同设置不同审批流程,超审批权限的业务系统自动流转至总行集中审批。
审批人员通过小程序/PC端查看客户申请信息、客户经理填报信息、数据解析报告等,作出独立的风险判断并进行审批,同时系统自动记录审批日期、审批意见、审批人员等核心信息,确保流程可追溯可查询。
支持统一设置贷后管理任务,对某一类客户进行集中定时贷后,同时支持客户经理直接对单个客户进行实时贷后;执行贷后任务时,系统自动调用客户行内外数据信息,并对客户当前风险状态进行重新评定、出具预警报告,支持客户经理逐个查看报告并记录跟踪处理情况。
客户申请后,系统自动调用客户的行内、征信、三方、政务等数据信息,依照产品和风险管理的有关要求,自动对数据来进行分析决策,形成对客户的初审,同时生成展示行内金融信息、个人征信息、三方反欺诈信息、本地政务信息等四大类数据分析的风险报告,供客户经理和审批人员全方面了解客户风险状况,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在整个业务办理流程中,从客户申请、客户经理调查、贷款上报、贷款审批到合同签订等流程中的资料全部实现了电子化管理和存储,一方面让客户能够“少跑腿、少提供资料”,另一方面让客户经理也减少了信贷纸质档案资料的整理,从而大量减少的纸质资料的使用,全方面提升我行个人贷款的线上化、数字化、绿色化运营管理水平。
在线上平台建设时,我们深入支行、部室收集一线的业务痛点和业务需求,在系统建设时,将业务需求与数字化转型进行充分融合,通过线上化、智能化、数字化来减少客户经理、审批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在项目早期,组织客户经理、支行行长、审批人员、风控人员等相关岗位人员深度参与,了解项目和业务流程,形成完善、贴合实际的项目需求,在测试时,也让相关岗位的人员深入参与,提前制订相关的业务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对有关人员做全面培训,从而在项目上线时能够让业务快速、顺畅的运营,形成完善的运营体系,实现了业务的数字化转型,促进了普惠金融业务的深入推进。
截至2023年12月末,通过该系统累计授信37841笔,授信金额81.08亿元,流程简便,效率极大的提升,受到广大新老用户好评。
一方面是业务数据电子化,各岗位人员可实时跟踪业务营销数据,包括申请客户数、审批通过数、授信客户数、授信金额、贷款利率、用信金额、贷后预警客户数等,及时跟进营销进度、做好客户跟踪回访;另一方面是业务档案电子化,各岗位人员根据岗位工作职责和权限,在系统中可查看调阅客户贷款全流程的电子化影像资料、协议合同文本、贷后跟踪处理记录等,实现客户信贷档案的电子化管理。
更多金融科技案例和金融数据智能优秀解决方案,请在数字金融创新知识服务平台-金科创新社案例库、选型库查看。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